一、總體說明
- 重點監管對象:具有高能量/放熱失控、能產生劇毒氣體/中間體、使用高毒物質或強氧化/還原劑、含有可燃氣體/蒸氣或粉塵爆炸風險、含有易自聚/自降解中間體、規模化或周邊影響大的生產工藝。
- 監管目的:防止工藝失控、毒性外泄、火災爆炸和重大環境汙染事故。監管措施包括許可審批、工藝設計審查、風險評價(HAZOP/LOPA等)、現場檢查、應急演練與環境監測等。
二、重點工藝類別(含示例、主要危害與控製要點)
- 強放熱/易發生失控反應
- 示例:硝化(硝基化)、親電芳香取代(硫酸/硝酸/氯化)等。
- 主要危害:強放熱、分解、爆炸或失控反應。
- 監管重點:反應熱管理、冷卻能力、安全放罐、溫度/壓力自動聯鎖、小批量放熱試驗與工藝放大評估、反應物計量與攪拌控製、應急冷卻與中和方案。
- 自聚/自分解與過氧化物類反應
- 示例:過氧化物製備/儲存、接枝聚合、過氧化物引發聚合體係。
- 主要危害:自聚反應、熱失控、爆炸危險、過氧化物不穩定。
- 監管重點:限製儲存量、溫度控製、穩定劑使用、容器材料與泄壓裝置、定期檢驗與報廢標準、專門的搬運與儲存規範。
- 高壓/氫化類工藝(用H2)
- 示例:催化加氫、氫化精製。
- 主要危害:高壓容器失效、H2可燃性與爆炸性、催化劑中毒與起火。
- 監管重點:壓力容器檢驗、氫氣檢測與防爆電氣、惰性化/置換氣、泄壓與爆破片、催化劑處理與熱失控保護、工藝聯鎖。
- 使用或生成劇毒氣體/中間體
- 示例:一氧化碳、氯氣、氰化氫、磷化氫、硫化氫、氨、溴化氫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氯、甲基異氰酸酯(MIC)、氯化磷、磷酰氯、光氣(phosgene)等。
- 主要危害:吸入中毒、致死、環境汙染。
- 監管重點:氣體檢測報警、密閉操作/局部抽風與洗滌吸收、二次封閉與通風冗餘、個人防護與救援設備、泄漏應急處置預案與周邊預警、嚴格準入與許可。
- 鹵素/鹵化工藝(使用Cl2、Br2、SOCl2、PCl3等)
- 示例:氯化、溴化、磷氯化物反應等。
- 主要危害:腐蝕性、毒性、放熱、生成毒性副產物。
- 監管重點:耐腐蝕材料選型、密閉轉運、吸收/中和裝置、防護與泄漏檢測、廢氣91桃色APP污污污污處理。
- 有機溶劑與揮發性有機物(VOC)工藝
- 示例:溶劑萃取、蒸餾、濃縮、溶劑回收、揮發性有機中間體反應。
- 主要危害:火災、爆炸、長程揮發造成環境/健康影響。
- 監管重點:防爆電氣、閃點管理、熱回流和冷凝回收、溶劑回收效率與排放控製、溶劑替代與減量化。
- 氰化物與含氰化學工藝
- 示例:氰化鈉/氫氰酸使用、氰化物萃取與金屬浸出(如金屬回收)。
- 主要危害:劇毒、環境與水體風險。
- 監管重點:密閉操作、氣體淨化/吸收、氰化物91桃色APP污污污污專門處理、緊急解毒物資與救援程序、嚴格的廢水排放許可與監測。
- 含重金屬(Pb、Hg、Cd、Cr6+、As等)的生產或處理
- 示例:鍍鎳、電鍍廢水處理、金屬冶煉、催化劑回收。
- 主要危害:重金屬中毒、持久性環境汙染。
- 監管重點:廢水/廢渣收集與穩定化處理、地下滲漏防護、尾氣與粉塵控製、職業健康監測。
- 含氮氧化體係與硝化/硝酸相關(爆炸物與氧化劑)
- 示例:硝化纖維素、硝化苯、硝基化合物製備。
- 主要危害:高爆性、強氧化性導致火災與爆炸。
- 監管重點:嚴控溫度與濃度、隔離與限量、操作人數與規模限製、廢料處理與儲存管理。
- 易燃氣體和氣體混合物的生產與儲運
- 示例:乙炔、丙烯氧化、甲醇製備、合成氣處理。
- 主要危害:爆炸、火災、燃燒傳播。
- 監管重點:氣體檢測、泄漏自動切斷、安全距離、通風與防爆、靜電控製與接地。
- 粉塵/顆粒物可燃性工藝
- 示例:有機粉體的製備、研磨、輸送、幹燥工序(製藥、染料、顏料)。
- 主要危害:粉塵爆炸、二次爆炸蔓延。
- 監管重點:密閉輸送、除塵係統、防塵/防靜電措施、爆炸釋放與隔離裝置、檢修與清掃規範。
- 製藥與農藥中涉及高毒/高反應性中間體工藝
- 示例:含疊氮、重氮鹽、中間體不穩定化學物、含高活性試劑的縮合/偶聯反應。
- 主要危害:熱失控、毒性外泄、環境持久殘留。
- 監管重點:小尺度放大、安全評價、替代工藝、嚴格的廢物管理與溯源。
- 有毒有害廢物、91桃色APP污污污污集中處理與熱解焚燒工藝
- 示例:有機危險廢物熱解、焚燒、有機91桃色APP污污污污共燒。
- 主要危害:二次汙染(二噁英、重金屬揮發)、燃燒失控。
- 監管重點:尾氣淨化、在線排放監測、處置資質與監管、分類焚燒與預處理。
三、監管與技術管理措施(通用)
- 強製開展工藝安全論證(Process Safety Analysis、HAZOP、LOPA、QRA)並納入審批要件。
- 對重大危險工藝實行許可準入和動態監管,重點關注工藝放大、改造與停產檢修。
- 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與聯鎖(溫度、壓力、泄漏、氧含量、有毒氣體濃度等)及應急切斷。
- 強製實行過程包容性設計:密閉、惰性化(氮氣置換)、泄壓與爆破保護、冗餘冷卻/通風係統。
- 規範儲運與容器管理(材質、標識、限量、二次圍堰、防溢措施)。
- 生態與公眾防護:汙染物排放許可、圍界隔離距離、社區預警係統、應急救援聯動。
- 健全管理體係:作業許可製度、檢維修管理、從業人員培訓與資質、事故報告與調查、應急演練。
- 強製化學品替代與源頭減量:鼓勵采用低毒、低揮發和風險較低的原料與工藝。
四、監管建議與執行要點
- 分類分級監管:將工藝按危險性分級,實行差異化監管頻率與深度。
- 動態台賬:建立危化工藝台賬,記錄工藝參數、變更、重大隱患整改情況與安全評價結果。
- 重點抽查:對溫控、冷卻、儲罐、通風、檢測聯鎖係統、廢水/廢氣處理係統等實施現場核驗。
- 應急能力:要求企業製定專項泄漏/中毒/火情/爆炸應急預案並定期演練,確保與地方應急資源聯通。
- 環境與健康監測:要求周邊環境與職業健康長期監測並公開主要監測數據。


